2023年,304am永利集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围绕“材料与化工”高峰培育学科建设目标,落实 “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产出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理念,全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工作担当,从严从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2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17次,党支部理论学习72次;邀请专家宣讲2人次,领导干部上党课9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汇报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开展青马工程培训、青年大学习、主题演讲、征文、学院文化设计大赛、党日团日活动等400余次;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全年发布图文、视频累计500余篇,省级主流媒体发表7篇新闻报道

学院15名新生发放校友新生奖学金,开展校友论坛讲座、校友返校、校友捐赠等系列校庆活动;分工会组织教代会“三八”、教师节趣味运动会、秋游等活动开展“九月尊师主题月”系列活动,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龚书生老师获得“六安好人”称号,并被全国红十字会总会评为 “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李林刚老师获皖西学院“最美教师”称号,卞贤维老师获得教职工红歌比赛一等奖。

开展学院教育教学制度制(修)订工作,严格落实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制订《304am永利集团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办法》和《304am永利集团学生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通过主题班会和教职工例会进行了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防诈骗、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大检查、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5.25”“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等活动。

以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围绕专业认证理念,制定(修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完成2023年春学期各专业核心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积极申报2023年本科质量工程项目,14个项目校级立项,4个推荐省级立项,推进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工作,申报了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创项目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本年度获批大创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1项),在第九届安徽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项15项;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本年度获“2023年安徽省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理工组一等奖1项、“皖西学院2023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工科组一等奖、三等奖、理科组二等奖各1项。

开展“开学安全工作检查”“实验室管理工作检查”“安全生产月活动”“教育厅2023年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工作”等实验安全检查活动,并参加“第一届安徽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获三等奖1项;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完成2023年实验室设备200万元采购、验收、安装和调试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大型仪器登记工作制度、实验室药品安全制度以及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和汇报制度等实验室规章制度。

以高峰培育学科建设目标为牵引,提升学院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强化省级平台建设力度,召开“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实验室建设论证会,确立了围绕大别山环境保护与特色生物资源利用的实验室定位,明确“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检测、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大别山特色生物资源化学与利用”三个应用研究方向,面向省内外公开遴选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5项;强化“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培育)”建设,服务皖西白鹅特色产业,李林刚教授在“第八届羽绒博览会投资安徽行•六安羽绒产业发展恳谈会”上做主旨发言;激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10余项次(其中国家基金29项),获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杰青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创新团队项目2项等纵向项目14项,纵向项目到账经费352万元;签订横向项目16项,横向经费到账487.6万元,本年度到账科研经费839.6万元(其中横向到账经费487.6万元),超额完成年初下达390万元(横向到帐经费不低于260万元)的科研任务;本年度发表论文28篇(其中一类论文23篇)、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地方标准1项,软件著作4件、专著2部、成果转化1项,获得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等行业协会科研三等奖2项。

持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本年度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2人,新增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学名师各1人;“环境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科研创新团队”和“晶态微孔功能材料科研创新团队”获批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化工专业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实地走访寿县众兴镇开展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调研,先后40余人次赴安徽科瑞达、安徽碳索芯材等15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工作,选派10位博士赴安徽海华和六安捷通达等企事业单位挂职,聘任企业兼职教师12名,新增“双能型”教师5名。

积极拓展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学术研究视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本年度先后组织50余人次参加“长三角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等20个国内学术会议,在“微纳技术与先进材料创新大会(2023)”等学术会议上做交流报告10场;邀请中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俞汉青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开展“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大讲堂16场;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月等优秀校友开展校友大讲堂8次,开展校内博士论坛6次。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学院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月、学雷锋日等时间节点,面向校内外开展“安全大讲堂”“化学小课堂”等特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相关活动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安徽网、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官网、六安新周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努力创建优良班风学风。学院邀请25位优秀学子和校友,开展“材子讲坛”12期,积极宣传优秀学生和校友的先进事迹;2023年考研录取率达25%,其中考研学霸寝室,被中安在线、安徽网、六安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学院领导包专业—辅导员包班级—论文指导教师包学生—学生党员、学干包宿舍”四级联动包保责任制,建立“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动态就业帮扶台账,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举办考研学生激励活动、考研(考公)经验交流会、毕业生座谈会等“我为毕业生办实事”系列活动;学院召开专题就业工作推进会4次,开展专场招聘会41场、就业指导课35次,访企拓岗10次(20家企业),新增就业基地12个。